查看原文
其他

【毕业生专访】卢晔:“保持节奏感,多读书,不怕慢”

韦婵婵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 2023-08-31

个人简介

卢晔,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2018届毕业生,荣获2018年度北京市和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,曾获2014年新生一等奖学金、2014年度-2015年度及2015-2016年度学习优秀奖、2016-2017年度三好学生及铁汉奖学金。曾在深圳中院公司破产与清算庭实习,目前在最高人民法院实习。


按语:2016级的同学在上民法一的时候应当都对这位学姐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,当时,卢晔学姐已经是第三次学习茅老师的民法一了。茅老师的课在她看来,是常上常新的,每一次学习都有新的体会。初识学姐时,我以为学姐像是一首交响曲,人生有着完整管弦乐队,有规整的段落编排,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,然而,后来发现,学姐其实更像Jazz或是Blues,即兴,随心,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。由于学分限制,很多课选不了,卢晔学姐也都会去旁听感兴趣的课程。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”可能是学姐四年学习最好的注脚,“保持节奏感,多读书,不怕慢”则是学姐的生活信条。

【实习方面】

01

学姐现在已经在最高院实习了一段日子,能介绍一下最高院实习体会吗?

最高院自2015年7月建立法律实习生制度,到现在我们已经是第五批了。整个制度趋于成熟,由最高院政治部老师负责实习生的人选问题,并出具非常详细的培养计划,各个庭也积极配合,每个人在庭里都有相应的导师,沟通非常顺畅。除了熟悉部门工作之外,最高院机关团委老师还组织了很多活动,帮助我们了解最高院整体运作,了解当下发生的司法改革。在这里,我们直接称呼法官们为老师。有任何问题请教,老师们都会非常耐心地说明、解答。不只是在北京,各个巡回法庭也有类似的实习生计划,巡回法庭和最高院之间的实习生也会双向交流。最高院的实习经历对我个人的成长助益是很大的。将来想要从事诉讼业务的同学,可以先去法院实习一段时间,从外部看与作为内部工作人员看法院的视角是不同的。

02

最高院的工作是怎样一个节奏呢?

法院的工作非常繁忙,各位老师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。我们刚来的时候,政治部的老师就建议我们保持平常心,逐步了解适应。从大处着眼,从小事做起。他们为我们准备了详细的培养计划,安排我们在不同阶段从事不同岗位的工作,全方位地了解最高院的工作机理。各个庭和导师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。实习生一般会从书记员的工作做起,对案卷进行整理、归档。这个是基本功,我们与法官聊天的时候,发现非常多的法官曾经都有整卷的经历。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案卷,完整地了解了二审、再审不同的诉讼程序,熟悉了诉讼的必要材料,也了解了每个庭的工作重心。这个阶段之后,开始跟进案件,老师会带着我们参与案件的审理,我们会协助草拟各种文书。这个过程跟我们在学院上民法检索课与案例研习课是非常像的,是考验法学功底的工作。另外,我们还会帮助各个庭的办公室从事一些行政工作、参与会议的安排。总体而言,虽然工作强度大,安排得当的话,还是可以保持规律的作息。

03

谈了那么久的实习体会,学姐觉得真正投入到实习工作中和在STL学习最大的不同在哪里?

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,民法一时茅老师跟大家讲,法学院的教育不等于法律的学习,不等于法律人的学习。法学院只能训练我们的专业能力,我们还需要有行业知识和商业意识。现在我对这句话感触非常深。法学院的学习给我们搭建了框架和体系,确定了大前提。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基础打牢。看到了一个法律问题,能准确地定位它在体系中的位置。以这个为基点,才能在工作中进一步地进行法律解释和适用。我在最高法的民一庭实习,主要负责建设工程施工合同。这个领域牵涉到很多政策性考量,很多的政府行为,时间跨度又很长,导致合同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样态。我们庭的法官行业知识非常丰富,看一眼案子就知道承包人的资质,就知道工程已经进行到哪一步。案子从他们的眼中看过去是立体的,而我现在看案子还是感觉很苍白。所以,要通过行业实践慢慢积累,进行更多的阅读和思考。这个便是在大框架之下填充细节了。反过来,对细节的认识也会促进我们对框架的反思。

另外一个是定位问题,在法学院学习,其实我们心中是持平的,虽然我们会argue for both sides,但是心里其实不是很有倾向性。作为律师则不同,我看了很多上诉书和再审申请书,有些过于偏颇,而法院又对需要当事人的诉求予以回应,这给法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,我个人感觉其实这不是一个良性的互动。因为我今后要做诉讼律师,所以我在看文书的时候,常常会想,如果这个案子是我代理,这里我要怎么写,其实很难拿捏。

还有一个,是说服的问题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涉及到的标的额都很大,利益攸关,即使法律上可能清晰明了,有时也很难说服当事人。我常常在想,如何同当事人沟通,才能使当事人理解一个规则,理解一个判决。这个时候,单纯的法学知识,也是不够的,需要对案情有深入的了解,需要有语言的掌控力,需要明白人事。这也是需要锻炼的。

04

我知道学姐是一个有着明确人生目标的人,那么可以谈一下目前感兴趣的领域,以及未来的方向吗?

因为在STL与众位民法老师有非常多的交流,我对合同法领域是最感兴趣的。无论是曾经在深圳中院的破产庭,还是在如今的最高法民一庭,这两份实习经历都促使我对合同法有更深的思考。我心中现在其实有很多困惑,没有办法解答,但我并不着急。毕业之后,我希望可以做一名民商方向的诉讼律师,在实务中积累更多的素材和灵感。在成熟之后,希望可以出国学习,看看世界其他国家,对类似问题的处理思路,然后再回归实务和学校。希望有机会,可以回母校帮助老师们开一两门Seminar,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同学们。

【在校方面】

05

 作为非法本的学生在STL待了四年,觉得和本科的四年有什么不同,最大的不同是什么?

我本科是英语专业,刚开始进STL时,阅读课堂材料是会有一点帮助。但本科时文学课程比例很重,获得的更多是感性冲击,在逻辑、科学方面的训练几乎为零,那个时候我学习系统是封闭的,很难与人沟通交流,也很难接受他人不同的观点。进入STL后,我发现法学院的学习是理性地认知。要学会抛开表面情绪去探究事情的实质,批判性地看待问题。STL非常强调argue for both sides,它逼着你把直觉上的东西,用清晰的、有层次的、有逻辑的方式表达出来。你需要与他人交流你的观点,修正你的观念。你需要去说服,要有情、有理、有据。我的学习系统慢慢地打开了,整个性格也变得很活泼,也敢于提问,开始与他人交流。这是我从本科到现在最大的变化。

06

美国法和中国法课程中印象最深分别是哪一门课?

就美国法的课程而言,Stephan Jaggi教授讲授的美国宪法给我的感触最深。他是德国人,第一堂课的时候就问大家,我一个德国人,给你们中国人,讲美国宪法,是在干什么。后来,他说是为了思考,我们应该对什么是正义,对人类幸福进行思考。他非常清楚美国的特殊性,明白任何制度不能推之四海皆准,行之百世无弊。制度是有生命的,必须与当时当地的人事相配合。制度是有利弊的,所以才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奋斗。学习美国宪法是为了给我们提供一个视角,它是人类的一个实践,是一种可能。Jaggi教授讲美国宪法,脉络非常清楚,一下子帮我把握住了美国政治制度的一条脉络,以前是雾里看花,现在反倒是觉得乱中有序。我想这大概就是入门了。

中国法课程的话,大家都知道我最喜欢的是STL的民法课,但这里我想跟大家介绍另外一门我特别喜欢的课程,是钟瑞庆老师讲授的税法课。钟老师对中国的制度、人事的思考非常深入,在课堂上经常拷问事物的合理性。在这门课上,学习税法知识反倒显得非常次要了。钟老师推荐我们读硬书,他说这种书多的数不过来,一个领域一两本,沉下心来一本一本的啃,读完了之后有一种经脉打通的感觉,很是尽兴,整个理解力会拔高到很大的层次。这门课扩大我的视野。

在STL同时学习中国法和美国法,给了我提供了多重看世界的维度,我现在对任何一个问题,都会期待不同观点的碰撞。感受不同立场的博弈是一个很有趣的体验。在STL无论是中国法还是美国法的教学,都非常注重思维的训练、思路的培养。其实中国法和美国法的学习不是分开的,是互助的。我的中国法在研二到研三得到很大的提升,我再回头学习美国法进阶课程的时候,理解非常顺畅,进步很快。

07

四年中,学姐应该选了不少老师的课,也接触了不同老师,那么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?

在STL,茅少伟老师,孙维飞老师,黄卉老师都对我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。茅老师是我法律的启蒙老师,研二的时候,有幸成为了茅老师的助教,便一直跟着老师学习至今。启蒙阶段是这样的感受,老师和同学们都在探索,现在看起来很简单、理所应当的东西,当时每前进一步都非常艰辛。但是也很值得。孙维飞老师的授课非常精彩,孙老师在讲台上的时候,整个人都在发光,眼睛也会亮晶晶的。我每次上完孙老师的课,整个人都觉得很有力量。我蹭了孙老师非常多的课,可是还是上不够,特别特别喜欢孙老师。黄卉老师性格非常潇洒,我跟黄卉老师就未来人生方向聊过很多,聊完了之后整个人豁然开朗,放下了很多思想包袱。

其实课堂教学算是言传,日常的接触就是身教了。同学们都调侃我,说我是学院里最不着急的同学,这与我同这些老师长时间接触有很大的关系。我想有一个词可以很好的概括他们,就是温柔。对人很温柔,对世界很温柔。他们身上有非常温暖、非常持久、却又非常坚定的力量。简单,大方,坦然。很多我非常纠结的事情,他们一句话就化解了。在他们身边,跟他们一起读书、聊天,我慢慢地积累了很多能量。我刚来STL的时候非常内敛,不太愿意也不太敢讲话,很怯场。跟这些老师接触之后,我放下了很多的心理障碍,性格也开朗了很多。现在遇到困难,可以对自己的心理进行很好的疏导,以前没有办法面对和处理的事情,现在会从容很多。

08

 除了紧张的学习之外,学姐平时有什么业余兴趣吗?如何平衡兴趣与学业呢?

在STL,学习已经占了非常多的比重,课余时间没有大学那么多了。以前在大学的时候我看过很多的日剧和韩剧,当时觉得看了那么多剧,不学学语言有点可惜,于是就学了日语和韩语。到现在看剧的时间显著下降,维持在了保持语感的程度。最近有计划学习德语。现在越来越多的时间放在了游泳、看书和睡觉上。能白天解决的事情,就尽量不拖到晚上,已经不经常熬夜了。学习可以按部就班,但是人生不需要定性,边走边碰,保持自己节奏感就行了。

09

作为毕业生对于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学习建议?

第一是读书,我的各位老师都非常强调读书。他们都有着持续的、大量的阅读输入。茅老师是哪怕晚上八九点从外地开会赶回来,都会在办公室读一段书再走。各位老师上课会给我们推荐非常多的好书,只要老师提到过的书,我都会买回来,四年积累了大量的书籍。每位老师喜欢的领域不同,孙维飞老师会推荐给我们很多哲学、人类学、社会学的书籍,茅老师虽然觉得读书也是一个随缘的事情,但是还是要有一定的规划和阶段性,要对自己有训练的意识。早期多读文史,多读些当代小说,知道我们从哪里来,要到哪里去。文科生多读一些科学性强的书籍,理科生多读一些文史,平衡自己的知识结构。随着读书的增多,心胸也慢慢地打开了,整个人的接受度和包容度都非常大地扩展了,情绪和心境也就定下来了。

第二个是节奏和心态。茅老师说过一句话,对我影响很深。很多人都是做眼前事,但是你必须匀出一段时间,做重要的事。我个人觉得,这段“做重要的事”的时间,是非常重要的。它给了我们很多隐性的支撑和力量。有了这段时间,人不容易迷失,可以保持本我,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有底气和余裕。

我觉得学习要有节奏感,计划要有弹性。生活中常常有很多琐事打乱原来的安排,工作了之后更是如此。如果计划太满太刚性,节奏很容易被打乱,心态也容易崩塌。再想回到原来的状态会很耗时间,也容易让人觉得疲倦。我认为生活还是应当保持有张有弛的节奏感,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要有掌控力。

另外一个是不要怕慢。我是我们学院典型的慢学生。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,性格不同,瓶颈不同,要对自己的成长要倾注耐心。在STL一定要学会调试健康的心态,疏导自己负面情绪,这个我非常非常强调。

10

最后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和一同奋战了四年的同窗说?

去年钟老师税法课结课的时候,跟我们聊了很久。他说,没有什么过不去的,有困难挺一挺就过去了。我当时听了,眼泪就在眼圈里打转。我想我们今后或许都会遇到坚持不下去的时刻,那个时候,希望我们都有力量挺住。同志们,江湖再见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